有關本週三期末成果展的相關資訊請見課程部落格最新公告.
若需事先佈場,可於9:30後到教室.
by靜芳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網路作業第2次統計
請大家注意....
1月12日(星期一)晚上11:59分是平時作業上傳的最後時間
星期二早上就要把大家的作業篇數的統計交給致宏老師
逾時無法再等囉~~(老師也要把成績算出來)
目前同學們完成的篇數是1月9日中午12:00前的統計, 供大家參考!
1. 品玲: 心得3篇(OK), 主題報告1篇(OK), 提問2篇, 文章回應1篇
2. 詠琪: 主題報告1篇(OK),心得2篇, 提問1篇, 文章回應0篇
3. 宛柔: 心得3篇(OK), 提問3篇(OK), 文章回應4篇(OK), 主題報告0篇
4. 昕儒: 心得3篇(OK), 主題報告1篇(OK), 提問1篇, 文章回應1篇
5. 奕軒: 主題報告1篇(OK)心得0篇, 提問0篇, 文章回應0篇,
6. 賴群: 心得0篇, 提問0篇, 文章回應0篇, 主題報告0篇
PS因為網路作業佔40%, 主題報告佔20%,
我不希望同學因為這樣而被當掉
其他作業較容易, 如果主題報告真的有困難的同學, 我們可以用其他方法來代替
題目:畫出自己心中的世界圖 (可參考課程網站裡, 9月28,29日的TA延伸資料)
或者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對這堂課的感想
有其他問題請提出來,
我儘量幫大家找個解決辦法
但是, 千萬不可以置之不理, 然後就"隨風飄逝"....
by 靜芳
1月12日(星期一)晚上11:59分是平時作業上傳的最後時間
星期二早上就要把大家的作業篇數的統計交給致宏老師
逾時無法再等囉~~(老師也要把成績算出來)
目前同學們完成的篇數是1月9日中午12:00前的統計, 供大家參考!
1. 品玲: 心得3篇(OK), 主題報告1篇(OK), 提問2篇, 文章回應1篇
2. 詠琪: 主題報告1篇(OK),心得2篇, 提問1篇, 文章回應0篇
3. 宛柔: 心得3篇(OK), 提問3篇(OK), 文章回應4篇(OK), 主題報告0篇
4. 昕儒: 心得3篇(OK), 主題報告1篇(OK), 提問1篇, 文章回應1篇
5. 奕軒: 主題報告1篇(OK)心得0篇, 提問0篇, 文章回應0篇,
6. 賴群: 心得0篇, 提問0篇, 文章回應0篇, 主題報告0篇
PS因為網路作業佔40%, 主題報告佔20%,
我不希望同學因為這樣而被當掉
其他作業較容易, 如果主題報告真的有困難的同學, 我們可以用其他方法來代替
題目:畫出自己心中的世界圖 (可參考課程網站裡, 9月28,29日的TA延伸資料)
或者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對這堂課的感想
有其他問題請提出來,
我儘量幫大家找個解決辦法
但是, 千萬不可以置之不理, 然後就"隨風飄逝"....
by 靜芳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宛柔你好
宛柔你好:
你只要把影片中的航行過程跟到的地點的片段剪出來就行了
大約五分鐘吧,因為還有圖要看
就像這樣子的路線圖然後到影片介紹的地方

他從家鄉摩洛哥丹吉爾出發前往麥加朝聖,途經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穿越中亞到達印度次大陸到了古吉特拉用非洲來的的『哈布希人』作保鏢(可以剪他們祭典那段有玩火那段),離開印度後到的城市是當時世界貿易的集散地,這個港口讓西方的阿拉伯世界連結上東方的中國──卡利卡
特市,他在那裏損失了一切要獻給中國的寶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當旅行家再度上路。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印度洋中的一個小群島,現在最簡單到達的方式就是先坐飛機到杜拜〈二十一世紀的卡利卡特),杜拜有一個伊本拔圖塔購物中心,藉此紀念旅行家伊本拔圖塔!後來他就到了馬爾地夫,離開馬爾地夫後,他一直搭乘商旅便船,直到抵達東南亞海岸一處港口──莿桐市〈位於泉洲〉中國,後來又到廣州,最後回到摩洛哥。你可以把伊本拔圖塔最後說的話剪進去當作結束(故鄉摩洛哥的記憶牽動著我,還有我對於同胞及朋友的愛,我愛國家勝於其他,那地方的魅力仍繫於我身,那土地是我肌膚第一次接觸之地。』
二十九年,七萬五千英里路,從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伊本拔圖塔如今已準備好要返家,他將他的旅途寫下,然後就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但他的文字和足跡還活者,人們會替他繼續旅行下去。 )
謝謝!
你只要把影片中的航行過程跟到的地點的片段剪出來就行了
大約五分鐘吧,因為還有圖要看
就像這樣子的路線圖然後到影片介紹的地方

他從家鄉摩洛哥丹吉爾出發前往麥加朝聖,途經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穿越中亞到達印度次大陸到了古吉特拉用非洲來的的『哈布希人』作保鏢(可以剪他們祭典那段有玩火那段),離開印度後到的城市是當時世界貿易的集散地,這個港口讓西方的阿拉伯世界連結上東方的中國──卡利卡
特市,他在那裏損失了一切要獻給中國的寶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當旅行家再度上路。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印度洋中的一個小群島,現在最簡單到達的方式就是先坐飛機到杜拜〈二十一世紀的卡利卡特),杜拜有一個伊本拔圖塔購物中心,藉此紀念旅行家伊本拔圖塔!後來他就到了馬爾地夫,離開馬爾地夫後,他一直搭乘商旅便船,直到抵達東南亞海岸一處港口──莿桐市〈位於泉洲〉中國,後來又到廣州,最後回到摩洛哥。你可以把伊本拔圖塔最後說的話剪進去當作結束(故鄉摩洛哥的記憶牽動著我,還有我對於同胞及朋友的愛,我愛國家勝於其他,那地方的魅力仍繫於我身,那土地是我肌膚第一次接觸之地。』
二十九年,七萬五千英里路,從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伊本拔圖塔如今已準備好要返家,他將他的旅途寫下,然後就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但他的文字和足跡還活者,人們會替他繼續旅行下去。 )
謝謝!
我將影片的資料整理了
1325年十字軍東征結束不久,有個年輕的摩洛哥回教徒名叫伊本拔圖塔,啟程到麥加朝聖,這趟旅程最後成了舉世皆知的長征。他總共走了七萬五千英里,比馬可波羅多走三倍多的路程,沿途他遇見魔術師、苦行僧‧‧‧勝者和吞火人,還有其他來自三大洲的旅行家,輪流扮演學者、生意人、神秘主義者及戰士的角色。他被瘋狂的蘇丹王監禁,他結過十次婚,妻妾成群,ibn battuta遊歷二十九年後抵達家園,他把這一切都寄了下來,他的遊記中描述千變萬化的回教世界,對於了解伊斯蘭文化的人而言這些描述都還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於多數非伊斯蘭教徒而言,伊斯蘭教世界還是藏在誤解和愚昧,甚至是恐懼的神秘面紗下,我們要跟直著伊本拔圖塔的足跡走這一趟中國到印度的長征,我們將會揭露現存的遺跡,有助於見證伊斯蘭教被遺忘的黃金時代期間的貿易與旅行。
橫越印度,跟著中世紀偉大旅行家的伊本拔圖塔的足跡走,他應該獲得世界偉大的旅行家的稱號,但大多數西方人都不知道他,因為他是個伊斯蘭教徒,遊歷的是伊斯蘭世界。五百多年前當他抵達印度那時,他已經遊歷了十六年走過幾萬英里路,他從家鄉摩洛哥丹吉爾出發前往麥加朝聖,途經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穿越中亞到達印度次大陸,他在路上期間,約有一半的已知世界是由伊斯蘭教統制,貿易之路大開,這是旅行的黃金時代,隨著回教風潮東漸,伊本拔圖塔抓住這個特殊機會,順勢而去。
德里的蘇丹王指派他成為前往中國的大使,當時伊本拔圖塔正要前往印度的古吉拉特海岸,展開漫長的海上之旅,要到古吉特拉畢經阿拉伯海、印度洋和香料群島,我們要去辛巴達的七海。
艾哈邁達巴德市位於印度古吉拉特省,當伊本拔圖塔抵達此地時,他要行經受海到滋擾的貿易水路,他帶著豐富的禮物要獻給中國皇帝,他最需要的就是保鑣。他回憶到:『我帶了五十名槳手和五十名阿比西尼亞重騎兵,這些人夫則保障海上安全,只要有他們待在船上,印度海盜及偶像崇拜者就會避開這艘船。』這些就是印度阿比西尼亞人或稱『哈布希人』,七百多年前他們的非洲祖先經過阿拉伯海的貿易水路來到印度定居,他們成為聲譽卓著的商人保鏢。哈布西人聚居貧民區,是城市最貧窮的部份,幾世紀以來他們選擇不與周邊的印度人融合,他們堅持自己的非洲身分和他們的伊斯蘭教信仰,他們是個很緊密的社群,七百五十年以來他們都一起生活,互相幫助,唱相同的歌曲。他們在齋戒日的首日,這是一個伊斯蘭教慶祝齋戒月結束的慶典,他們會舉行狂歡的慶祝活動,會有個特殊儀式,據說伊本拔圖塔在旅程中也見識過這重宗教儀式,鼓聲四起,男性開始起舞,展現體魄與膽識,其中有吐火與在火中跳舞的驚人動作,更還有人把火吞下,可以理解他們何以成為當時優秀的保鑣。
伊本拔土塔帶者非洲保鏢離開古吉拉特,前往海岸,他首先到的城市是當時世界貿易的集散地,這個港口讓西方的阿拉伯世界連結上東方的中國──卡利卡特市,位於馬拉巴地區主要的港口,是全球最大的海港之ㄧ,這個城市聚集了來自各地的人,包括來自中國、爪哇、錫蘭、馬爾地夫、葉門及波斯,這裡聚集了各地的商旅人士。伊本拔圖塔抵達卡利卡特市後,才發現其狂暴的海洋會讓想征服的人付出沉重的代價,但幾世紀以來海洋不斷沖走卡利卡特的風光,昔日世界最大港的風采已不復見了,六百六十年此為印度洋貿易的樞紐,在伊本拔圖塔的時代,伊斯蘭教商人會在阿拉伯和波斯灣港口登船出發越過印度洋,他們會在卡利卡特過冬等待適合航行的季風,讓他們乘著中國製的大舢舨船繼續往東航行,這條貿易路徑運送香料、瓷器和紡織品甚至伊斯蘭教本身,要是沒有這條海上絲路,伊本拔圖塔的大旅行無法實現,在他的時代卡利卡特市的貿易政策開明,當時的統治者札莫林也就是『海洋之王』。札莫琳信奉印度教,但他歡迎各宗教和種族的商人來到卡利卡特,因此能成為全球最大港口(當時宗教有單一性卻又能互相包容,每個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但禁止公開討論宗教)。因為季風方向不斷改變,可以嘗試啟程前往中國的時間很短暫,是時候該帶著要獻給中國皇帝的厚禮出海了,但等待出海就等了三個月,終於要出發之際伊本拔圖塔前往清真寺禱告,海相突然大變,海洋吞噬了載著蘇丹禮物的舢舨,財寶及人員無一倖免,通通沉入海中。一切禮物都化為烏有,他為了保住性命所以不能回德里去向蘇丹報告,他很有可能會被殺頭的,而在卡利卡特也不再被款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當旅行家再度上路。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印度洋中的一個小群島,現在最簡單到達的方式就是先坐飛機到杜拜〈二十一世紀的卡利卡特〉。杜拜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都市,全世界五分之一的起重機都在這裏運作,這麼急速的擴張,全賴石油致富的投資者投擲金錢建造奢侈房產,廉價勞工更促成發展,勞工主要來自西印度。在杜拜這個熱帶起重機叢林的邊緣有一個伊本拔圖塔購物中心,藉此紀念旅行家伊本拔圖塔!
伊本拔土塔在面對了卡利卡特的災難後,決定前往馬爾地夫,他聽說這些小島是奇景,由兩千多個島組成。他勉強湊出旅費,他現在只能為了旅行而旅行,馬爾地夫在印度通往中國的海上絲路上,他坐上貿易船從卡利卡特出發,今日馬爾地夫因為觀光產業與從前大不相同了,成為觀光勝地。從前馬爾地夫的居民都信奉伊斯蘭教,虔誠且正直,他們的信仰堅定。伊本拔圖塔在馬爾地夫過了一段愜意的生活但是他還是渴望去見識世界,隨然他對中國的任務已經石沉大海了,但是並未打消他想到訪世上最特別之地的念頭──中國。他一直搭乘商旅便船,直到抵達東南亞海岸一處港口──莿桐市〈位於泉洲〉。當時莿桐也是全球最大港口之一,有很多伊斯蘭教商人在此定居,伊本拔圖塔也就自然地前往他們的聚落。當時有一位很特別的伊斯蘭教商人在泉州,後來成立了丁家祠堂,直到現在歷代祖先的牌位都還供奉著,從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人稱世祖,名為慎習丁『Sham so Din』是阿拉伯文裡的一個小名,意為宗教之子,巧的是伊本拔圖塔也叫這個小名,但伊本拔圖塔再遊記中沒提到他在中國有子嗣
,但很有可能丁氏宗親是他的子嗣,他們都是同一個回教移居者的後代。在慈堂旁邊就是清曾寺,在1960到1970年毛澤東的紅衛兵燒掉清真寺,殺害宗教領袖,驅散家庭,禁止學習可蘭經,禁止伊斯蘭教傳播,到現在雖然情況好轉但是傳播伊斯蘭教還是違法的,但這間清真寺裡有很多丁家的小孩在學習阿拉伯文,承襲七百五十年前祖先的文化,他們宣稱教阿拉伯文只是為了傳播知識。伊本拔圖塔也到了廣州,廣州的光塔寺是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大約建於一千年前,是由阿布瓦夸斯所建,願神因他而喜悅,他應該是七世紀時的伊斯蘭教徒,他首先來到此地把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光塔寺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源地,商人們帶他們的伊斯蘭種子來到中國,而漸成為中國式的伊斯蘭教,光塔寺看起來完全是中國式建築,因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滲入,中國的伊斯蘭教主張先愛國再愛教,愛國是教義的一部份。在中國,是伊斯蘭教河流的盡頭,但直到現在,在中國的伊斯蘭教徒每個人不論來自何方,一條由各地伊斯蘭教徒形成的河流在流動,他們不約而同的到此地進行貿易和學習伊斯蘭文化。
對伊本拔圖塔而言,在面對中國的伊斯蘭教社群時雖然很輕鬆,但是經過二十五年多的旅途之後,他患上了思鄉病,在他的遊記中寫道:『故鄉摩洛哥的記憶牽動著我,還有我對於同胞及朋友的愛,我愛國家勝於其他,那地方的魅力仍繫於我身,那土地是我肌膚第一次接觸之地。』
二十九年,七萬五千英里路,從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伊本拔圖塔如今已準備好要返家,他將他的旅途寫下,然後就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但他的文字和足跡還活者,人們會替他繼續旅行下去。
橫越印度,跟著中世紀偉大旅行家的伊本拔圖塔的足跡走,他應該獲得世界偉大的旅行家的稱號,但大多數西方人都不知道他,因為他是個伊斯蘭教徒,遊歷的是伊斯蘭世界。五百多年前當他抵達印度那時,他已經遊歷了十六年走過幾萬英里路,他從家鄉摩洛哥丹吉爾出發前往麥加朝聖,途經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穿越中亞到達印度次大陸,他在路上期間,約有一半的已知世界是由伊斯蘭教統制,貿易之路大開,這是旅行的黃金時代,隨著回教風潮東漸,伊本拔圖塔抓住這個特殊機會,順勢而去。
德里的蘇丹王指派他成為前往中國的大使,當時伊本拔圖塔正要前往印度的古吉拉特海岸,展開漫長的海上之旅,要到古吉特拉畢經阿拉伯海、印度洋和香料群島,我們要去辛巴達的七海。
艾哈邁達巴德市位於印度古吉拉特省,當伊本拔圖塔抵達此地時,他要行經受海到滋擾的貿易水路,他帶著豐富的禮物要獻給中國皇帝,他最需要的就是保鑣。他回憶到:『我帶了五十名槳手和五十名阿比西尼亞重騎兵,這些人夫則保障海上安全,只要有他們待在船上,印度海盜及偶像崇拜者就會避開這艘船。』這些就是印度阿比西尼亞人或稱『哈布希人』,七百多年前他們的非洲祖先經過阿拉伯海的貿易水路來到印度定居,他們成為聲譽卓著的商人保鏢。哈布西人聚居貧民區,是城市最貧窮的部份,幾世紀以來他們選擇不與周邊的印度人融合,他們堅持自己的非洲身分和他們的伊斯蘭教信仰,他們是個很緊密的社群,七百五十年以來他們都一起生活,互相幫助,唱相同的歌曲。他們在齋戒日的首日,這是一個伊斯蘭教慶祝齋戒月結束的慶典,他們會舉行狂歡的慶祝活動,會有個特殊儀式,據說伊本拔圖塔在旅程中也見識過這重宗教儀式,鼓聲四起,男性開始起舞,展現體魄與膽識,其中有吐火與在火中跳舞的驚人動作,更還有人把火吞下,可以理解他們何以成為當時優秀的保鑣。
伊本拔土塔帶者非洲保鏢離開古吉拉特,前往海岸,他首先到的城市是當時世界貿易的集散地,這個港口讓西方的阿拉伯世界連結上東方的中國──卡利卡特市,位於馬拉巴地區主要的港口,是全球最大的海港之ㄧ,這個城市聚集了來自各地的人,包括來自中國、爪哇、錫蘭、馬爾地夫、葉門及波斯,這裡聚集了各地的商旅人士。伊本拔圖塔抵達卡利卡特市後,才發現其狂暴的海洋會讓想征服的人付出沉重的代價,但幾世紀以來海洋不斷沖走卡利卡特的風光,昔日世界最大港的風采已不復見了,六百六十年此為印度洋貿易的樞紐,在伊本拔圖塔的時代,伊斯蘭教商人會在阿拉伯和波斯灣港口登船出發越過印度洋,他們會在卡利卡特過冬等待適合航行的季風,讓他們乘著中國製的大舢舨船繼續往東航行,這條貿易路徑運送香料、瓷器和紡織品甚至伊斯蘭教本身,要是沒有這條海上絲路,伊本拔圖塔的大旅行無法實現,在他的時代卡利卡特市的貿易政策開明,當時的統治者札莫林也就是『海洋之王』。札莫琳信奉印度教,但他歡迎各宗教和種族的商人來到卡利卡特,因此能成為全球最大港口(當時宗教有單一性卻又能互相包容,每個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但禁止公開討論宗教)。因為季風方向不斷改變,可以嘗試啟程前往中國的時間很短暫,是時候該帶著要獻給中國皇帝的厚禮出海了,但等待出海就等了三個月,終於要出發之際伊本拔圖塔前往清真寺禱告,海相突然大變,海洋吞噬了載著蘇丹禮物的舢舨,財寶及人員無一倖免,通通沉入海中。一切禮物都化為烏有,他為了保住性命所以不能回德里去向蘇丹報告,他很有可能會被殺頭的,而在卡利卡特也不再被款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當旅行家再度上路。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印度洋中的一個小群島,現在最簡單到達的方式就是先坐飛機到杜拜〈二十一世紀的卡利卡特〉。杜拜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都市,全世界五分之一的起重機都在這裏運作,這麼急速的擴張,全賴石油致富的投資者投擲金錢建造奢侈房產,廉價勞工更促成發展,勞工主要來自西印度。在杜拜這個熱帶起重機叢林的邊緣有一個伊本拔圖塔購物中心,藉此紀念旅行家伊本拔圖塔!
伊本拔土塔在面對了卡利卡特的災難後,決定前往馬爾地夫,他聽說這些小島是奇景,由兩千多個島組成。他勉強湊出旅費,他現在只能為了旅行而旅行,馬爾地夫在印度通往中國的海上絲路上,他坐上貿易船從卡利卡特出發,今日馬爾地夫因為觀光產業與從前大不相同了,成為觀光勝地。從前馬爾地夫的居民都信奉伊斯蘭教,虔誠且正直,他們的信仰堅定。伊本拔圖塔在馬爾地夫過了一段愜意的生活但是他還是渴望去見識世界,隨然他對中國的任務已經石沉大海了,但是並未打消他想到訪世上最特別之地的念頭──中國。他一直搭乘商旅便船,直到抵達東南亞海岸一處港口──莿桐市〈位於泉洲〉。當時莿桐也是全球最大港口之一,有很多伊斯蘭教商人在此定居,伊本拔圖塔也就自然地前往他們的聚落。當時有一位很特別的伊斯蘭教商人在泉州,後來成立了丁家祠堂,直到現在歷代祖先的牌位都還供奉著,從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人稱世祖,名為慎習丁『Sham so Din』是阿拉伯文裡的一個小名,意為宗教之子,巧的是伊本拔圖塔也叫這個小名,但伊本拔圖塔再遊記中沒提到他在中國有子嗣
,但很有可能丁氏宗親是他的子嗣,他們都是同一個回教移居者的後代。在慈堂旁邊就是清曾寺,在1960到1970年毛澤東的紅衛兵燒掉清真寺,殺害宗教領袖,驅散家庭,禁止學習可蘭經,禁止伊斯蘭教傳播,到現在雖然情況好轉但是傳播伊斯蘭教還是違法的,但這間清真寺裡有很多丁家的小孩在學習阿拉伯文,承襲七百五十年前祖先的文化,他們宣稱教阿拉伯文只是為了傳播知識。伊本拔圖塔也到了廣州,廣州的光塔寺是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大約建於一千年前,是由阿布瓦夸斯所建,願神因他而喜悅,他應該是七世紀時的伊斯蘭教徒,他首先來到此地把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光塔寺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源地,商人們帶他們的伊斯蘭種子來到中國,而漸成為中國式的伊斯蘭教,光塔寺看起來完全是中國式建築,因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滲入,中國的伊斯蘭教主張先愛國再愛教,愛國是教義的一部份。在中國,是伊斯蘭教河流的盡頭,但直到現在,在中國的伊斯蘭教徒每個人不論來自何方,一條由各地伊斯蘭教徒形成的河流在流動,他們不約而同的到此地進行貿易和學習伊斯蘭文化。
對伊本拔圖塔而言,在面對中國的伊斯蘭教社群時雖然很輕鬆,但是經過二十五年多的旅途之後,他患上了思鄉病,在他的遊記中寫道:『故鄉摩洛哥的記憶牽動著我,還有我對於同胞及朋友的愛,我愛國家勝於其他,那地方的魅力仍繫於我身,那土地是我肌膚第一次接觸之地。』
二十九年,七萬五千英里路,從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伊本拔圖塔如今已準備好要返家,他將他的旅途寫下,然後就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但他的文字和足跡還活者,人們會替他繼續旅行下去。
訂閱:
文章 (Atom)